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,推动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,3月14日上午,学生工作部在主楼C座二楼会议室召开了第51期辅导员沙龙。本期沙龙特别邀请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琳琳,国家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杨玉赫担任主讲嘉宾,学生工作部(处)副部(处)寇玉达及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会议。活动由队伍建设科郭晓彤主持。

李琳琳教授以“项目申报的选题与论证”为主题,从申报书撰写的要点、选题依据、研究内容、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,并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,针对申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,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。她指出,辅导员在开展科研工作时,要紧密结合时事和学生工作实际,找准切入点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。

杨玉赫老师围绕“辅导员如何做好做科研”展开分享。他结合自身成功申报项目的经历,介绍了项目申报的前期目标、选题方向、项申报流程、材料撰写等关键点,并强调了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同时,他还鼓励辅导员要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,勇于尝试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,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能力。

寇玉达在总结讲话中对两位主讲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,加强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全体辅导员以此次沙龙为契机,认真学习借鉴两位老师的经验和方法,不断增强科研意识,提高科研能力,积极投身到学生工作项目申报与研究中,打破辅导员项目申报瓶颈,努力推动学校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下一步,学校将继续推进系列举措,搭建辅导员科研交流平台,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,定制分层分类的培训指导,持续助力辅导员提升科研与项目实践能力,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,从多维度全力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,全方位推动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(学生工作部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