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2021年以来,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,以线上线下多元融合为依托,以多支队伍进驻为保障,按照“高效、节约、致用”的原则,最大程度利用学校现有资源,在强化党建引领、搭建育人场域、强化数智赋能、全员协同发力上下功夫,分“三步规划”全力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。2025年,学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正式进入第三阶段,在不断优化建成的线上线下八个社区场域基础上,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主体作用,重点遴选培育了10个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特色项目,校院协同全面推进学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内涵式建设提质增效。
在新闻传播学院的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,以上下齐心的强大合力、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、开拓进取的奋进活力“三力”并举,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创新工作流程,线下辅导构筑服务站,协同育人编织联动网,文化浸润培育新生态的“四轮”举措巩固成果,将学生社区“末梢”转变为思想引领、发展指导、生活保障等工作“前哨”,打通育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、聚合力、强定力、增活力,构建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
学院持续完善“一站式”社区育人体系,在守正创新中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。协同管理、上下齐心的强大合力。学院成立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工作专班,同时推行“网格化”管理模式,实现问题快速响应、及时发现,形成“党员带团员、团员带青年学生”的育人链条。还特别开展了“教授下午茶”活动,旨在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、便于实践的能力提升途径。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。学院持续打造“心幕影院”为视障人群讲电影、“小青苗”第二课堂等品牌志愿活动,形成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。并与黑龙江省文旅厅等部门共同发起“文旅创造营”活动,创新性加强“产、学、研”合作,以及“关爱星星的孩子”“青苗成长计划”等学生主导公益项目,形成了完整的学生参与链条。对接精准,持续创新的奋进活力。我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,开展“荟闻杯”社会调查大赛与新闻评论大赛,强化大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,并打造社区“红色文化+新媒体”特色传播矩阵,设计卡通形象“小辛”红色文旅地图互动推送,进一步构建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。


二、汇资源、开新局、共育人,打造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
全院上下齐心,大力整合资源力量,通过“四轮”举措,织密织牢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制度体系,确保试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,主动育新机、开新局,打造育人工作新生态。通过第一轮资源整合,打造居学一体的“服务圈”。通过构建汇文楼613室与学生C22公寓双核心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服务体系,将教育场域从传统课堂延伸至生活空间,形成了浸润式育人服务圈。同学们在此组织了“一站到底”专业讨论会,英语“求生指南”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,共同探讨专业知识、交流英语口语,学习才艺。通过第二轮线下辅导,构筑温暖贴心的“服务站”。构建“学生公寓+示范性园区+学校服务平台”的支撑体系,针对学业困难学生,成立“学习帮扶小组”进行一对一辅导,精准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关怀,为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通过第三轮协同育人,编织全员参与的“联动网”。学院实施“朋辈领航计划”,从众多学生中选拔出优秀学生担任“朋辈导师”,为学弟学妹提供学习、生活、心理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。不仅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,还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。让学生在互助过程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,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。通过第四轮文化浸润,培育向上向善的“新生态”。学院实施文化建设行动,丰富精神生活。各个年级推出“一班一品”“以书会友”等特色班级文化展示,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。并开展“非遗文化体验日”的活动。让学生们沉浸式参与漆扇和方正剪纸的创作,深入了解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传承,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。


三、“三力”并举强根基 “四轮”驱动促实效,按下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的“加速器”
新闻传播学院以“统揽全局的合力”强化思想引领、以“持之以恒的定力”完善长效机制,以“开拓进取的活力”推动创新发展。并大力整合资源力量,通过“四轮”举措,织密织牢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制度体系,确保试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,主动育新机、开新局,打造育人工作新生态。让看得见的“枝与枝相连”,看不见的“根与根相接”,使育人力量在社区深度协同,育人成效在社区充分显现,打通了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。